开始之前
做Vtuber这个念头,在我脑子里转悠好久了。最早是看到几个喜欢的虚拟主播,觉得这玩意儿挺酷,就琢磨着要不要自己试试看。但一直觉得门槛太高,光那些设备软件,想想就头大,直到去年年底,才真正动手捣鼓起来。
捣鼓设备第一步
真动起手来才发现,第一步不是软件,是硬件!我那用了五年的笔记本摄像头,糊得跟打了马赛克似的,根本不行。琢磨了半天,还是狠狠心,花了一千多块买了个二手单反相机加捕捉卡。又在拼多多淘了个便宜环形灯,把房间黑咕隆咚的小角落硬是给打亮了。感觉这钱花得值,画质上去了,整个人的信心都跟着涨了点。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建模软件差点把我劝退
设备齐活了,轮到最头疼的——做我的虚拟形象!下了好几款建模软件,名字都老高大上了,什么Blender、Vroid Studio啥的。打开一看,密密麻麻全是按钮,人都懵了。尤其那个Blender,整了俩小时,连脑袋都没搞圆溜,挫败感爆棚。
后来还是朋友告诉我,可以找那种现成的模板改。可算找到救星了!花了百十来块钱买了个顺眼的初始模型。接下来的几天,我真是跟这个模型杠上了:
- 改脸型:照着镜子,一点点调颧骨、下巴位置,调完总觉得像又不像自己。
- 换发型:挑来挑去,颜色换了好几次,一会儿红一会儿蓝的,选择困难症犯了。
- 选衣服:虚拟衣柜里塞了一堆,试穿模拟效果,感觉比现实逛街还累!
折腾了一礼拜,总算弄出个能代表“我”的形象,虽然离完美还差十万八千里,但看着顺眼了,就叫它“小元子”了。
软件串流折磨人
模型有了,该让它动起来了。用的那个虚拟主播软件,光配置项就上百个,看得眼晕。最坑爹的是麦克风!
我家楼底下天天有挖掘机上班,环境噪音贼大。软件里那个降噪功能开猛了,声音变得跟机器人似的,嗡嗡响;开小了,挖掘机的声音就突突出现在背景里,跟开演唱会似的。前后调了能有几十次,各种关键词:“噪音抑制”、“输入灵敏度”…耳朵都听麻了,才勉强找到一个凑合能用的平衡点。
第一次直播手心全是汗
万事俱备(心里还是打鼓),选了个周末晚上开了第一次直播。用的“小元子”模型。那个紧张!虽然开了摄像头捕捉,能看到自己模型跟着脸动,但我整个人的身体都是僵硬的,感觉比真面目示人还紧张。
进来几个人,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,就干巴巴地念着弹幕。模型的动作还特僵硬,嘴角的弧度、眼睛的眨动,看着都怪怪的。屏幕上的留言说得挺客气,但我自己知道有多拉胯。硬着头皮播了40分钟,手心后背全是汗。
折腾到现在还在学
第一次播完,有点泄气,但没放弃。我找了个专门的小本子,开始记录每次开播遇到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点:
- 调整表情:直播结束后回放录像,发现模型的笑容幅度太大,看着很假,去软件里微调了参数。
- 声音练习:刻意对着麦克风练发声,学着让自己的声音更自然,带点情绪,而不是干巴巴地读稿。
- 加“小动作”:给模型预设几个点头、歪头、摆手的动作按钮,让互动显得不那么呆板。
现在偶尔播一播,虽然还是不火,看的人不多。但心态放平了,就当自己学习新东西的过程。每次调模型参数,调试软件,甚至就为了弄懂一个功能键是干啥的,都能折腾很久。有时候觉得自己不是做主播,更像是在当修车工。
想说点实在的
这几个月摸爬滚打下来,最大的感受就是,兴趣是支撑你搞下去的唯一动力。因为这事太琐碎了,从硬件、软件、形象设计、声音调试,到练脸皮、想内容,哪一步都能卡住。什么“几天速成Vtuber”,听听就算了。真上手就知道,光那个破驱动没装就能耗你一整天找不着北。
但是,看到自己设定的“小元子”一点点更像自己,听到自己直播说话不再那么干巴,甚至偶尔有人留个言说“加油”,就觉得之前那堆糟心事,好像也没白费力气。就是个玩儿,慢慢折腾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