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新手汉化踩坑实录
昨儿想汉化个国外小工具练手,结果踩坑踩到怀疑人生。分享下这段蠢哭自己的经历,给想入坑的朋友提个醒。
先是找个开源的Markdown编辑器练手,找到语言包文件夹时乐坏了。看到密密麻麻的.json文件也没多想,随手挑了个小的开搞。吭哧吭哧翻了俩小时,打开软件直接傻眼——界面还是满屏英文!原来这软件按功能模块拆了二十几个语言文件,我翻的只是个边缘功能包。第一个教训:别偷懒,文件得全选!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乱码给我当头一棒
重新打开编辑器翻主力文件时,直接把中文塞进UTF-8文件。测试时满屏都是"鍟婂晩鍟�"这种火星文。查了半天才知道要改文件编码,换成带BOM的UTF-8才正常。气得拍桌:原来编码不是都叫UTF-8!
翻译工具挖的坑
想着加速进度,把整段文本丢进翻译软件。结果菜单里出现"文件在餐桌上"这种鬼话。更惨的是有个按钮提示翻译成:"按住以放屁",实际原文是"Hold to confirm"!发现软件把技术术语当日常用语翻,后来才知道得用专门术语库。现在看见机翻就手抖。
UI布局的暴击
以为翻译完就完事儿?太天真!把"Options"翻成"系统设置选项"之后,整个按钮直接撑爆界面。德语版明明能显示十个字母,中文五个字就超框。不得不连夜改代码调UI,调完按钮调对话框,活生生改成"设置"俩字才塞进去。
字典坑我最惨
最崩溃的是查字典翻车。"Repository"在词典写"仓库",结果用户看到"请选择代码仓库"全懵了。被测试小伙伴狂喷:"这又不是货运站!叫'代码库'会死?" 后来学会了个狠招——把每个词放到界面里模拟操作,想象用户实际场景。
总结的新手五不碰:
- 别选文件偷工减料
- 别信所有UTF-8都通用
- 别让机翻直接上岗
- 别当UI适配不存在
- 别迷信词典教条
现在看这汉化工具跟看冤家似的。但摸着良心说,踩过坑才知道翻译不是打字,是做文化摆渡人。下次再弄,我肯定先拿纸条把界面按钮贴个遍再开工!